成语 | 韬光晦迹 |
释义 | 韬光晦迹拼音:tāo guāng huì jì,简拼:tghj 成语解释韬光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迹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 成语出处:《高僧传》:“释僧同,韬光晦迹,人莫能知,居寒山。” 成语造句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果为隐者,方韬光晦迹之不暇,安得知名?” 繁体写法:韜光晦跡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conceal one's talents and withdraw from society 韬光晦迹成语接龙韬光晦迹 --> 季友伯兄 --> 胸无成算 --> 算尽锱铢 --> 珠连璧合 --> 禾黍之伤 --> 伤言扎语 --> 雨窟云巢 --> 巢焚原燎 --> 聊胜于无 --> 无事生非 --> 飞将奇数 --> 束手待毙 --> 闭门合辙 --> 舌底澜翻 --> 翻唇弄舌 --> 舌敝耳聋 --> 龙子龙孙 --> 孙康映雪 --> 雪窖冰天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